从“六十音律”到“六十花甲”的飞越

原创:龙大哥

从“六十音律”到“六十花甲”的飞越(原创:龙大哥) 最近在网上溜达,看到有纳音论命、古法论命、何锋、老蔡、黄金易道、虎啸谷应等许多易学、命学朋友,对“六十花甲”纳音、纳音论命等进行了承先启后、继往开来的大胆探索!对易理界、命理界吹得天花乱坠、说得神乎其神,对新派命师弃如敝履的纳音进行了理性的思考!这是命理界值得高兴的事情!对此,笔者对他们表示点赞与支持!并转载了他们不少这方面的针对性文章进行学习,同时,回过头来,针对纳音部分,细尝《渊海》,精读《三命》,慢嚼《精纪》,核对《兰台妙选》与《李虚中论命术》,并融入中国朴素的古典哲学理论,确实深受启发,也感触良多!一时竟然不知从何入手。今天在此谈谈从六十音律到六十花甲的飞越,虽然起步太晚,认识上有所欠缺,但愿一些点滴能对朋友们有所增益,则余愿足矣。

过去,许多人总是谈纳音而色变,视为天书般的存在。好象是只有古人能弄明白,今人只有绕着走的份。正因为人们的不断神化和包装,让许多朋友未看先晕,未战先劫,当然也就失去了理性思考和研读的能力!更有甚者,把其一推,戴上了三皇五帝时期的帽子,更是让人觉得神秘莫测。实际上诚如《渊海》所论“娄景之前未知金在海中之论也”。(娄景,西汉年间湖南人,著《娄景书》以干支预测农业气象)。

1、“六十花甲纳音”的祖宗就是来源于音律。

(1)五音

最古的音阶,仅用五音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分别与喉、齿、牙、舌、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。“五声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周礼·春官》:“皆文之以五声,宫商角徵羽。”而“五音”最早见于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

《灵枢·邪客》中把宫、商、角jue、徵zhǐ、羽五音,与五脏相配:脾应宫,其声漫而缓;肺应商,其声促以清;肝应角,其声呼以长;心应徵,其声雄以明;肾应羽,其声沉以细,此为五脏正音。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“埙”的五种发音而得名。

相当于西方音阶的12356,即:do、re、mi、sol、la。

古人通常以“宫”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,有时借代 “五音”。

(2)十二律

古代乐律学名词,是古代的定音方法。即用“三分损益法”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。五音中每一个音阶从低到高依次为:黄钟、大吕、太簇、夹钟、姑洗、中吕、蕤宾、林钟、夷则、南吕、无射、应钟。

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,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,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。奇数各律称 “律”,偶数各律称“吕”,故十二律又简称“律吕”。

阳律六: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;

阴律六:大吕、夹钟、中吕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。

于是我们可以看到,五音中每一音有十二律,奇为阳,偶为阴,于是有阳律六,阴律六。阳为律,阴为吕,故每一音阶有“六律吕”。

(3)发音原理与三分损益法

根据人体部位的不同,发出的音阶是不同的;同时,根据发音材料金木水火土性质的不同发出的音阶也是不同的。是故产生出“五音”。而每一种五行属性材质的长短,发出的声音高低(也就是震动的频率)也不一样。

在声学中,声音的高低(如西洋音乐中的唱名Do、Re、Mi、Fa……)指的是与物体振动的频率。当我们取一简单物体用来定音高时(如竹管、丝弦),则它的频率与其长度是成反比的关系。如果物体的材质固定,长度愈长,声音愈低。

除此之外,当长度减为一半时,频率将变为原先的两倍;长度增成为原先的两倍时,频率成为原先的一半。我们将这种互为二倍数的特殊比例,定义为彼此互为“八度音”。

所以“三分损”(长度变为原先的2/3)与“三分益”(长度变为原先的4/3),彼此之间正是一个“八度音”的关系(4/3 是 2/3 的两倍)。

由此,我们便可以从九九八十一的长度出发,试算前述藉由“三分损益”求得的长度,所得到的十二律∶

黄钟∶81;

林钟(由黄钟三分损而来)∶81 * 2/3 = 54;

太簇(由林钟三分益而来)∶54 * 4/3 = 72;

南吕(由太簇三分损而来)∶72 * 2/3 = 48;

姑洗(由南吕三分益而来)∶48 * 4/3 = 64;

应钟(由姑冼三分损而来)∶64 * 2/3 = 42.6667;

蕤宾(由应钟三分益而来)∶42.6667 * 4/3 = 56.8889;

大吕(由蕤宾三分益而来)∶56.8889 * 4/3 = 75.8519;

夷则(由大吕三分损而来)∶75.8519 * 2/3 = 50.5679;

夹钟(由夷则三分益而来)∶50.5679 * 4/3 = 67.4239;

无射(由夹钟三分损而来)∶67.4239 * 2/3 = 44.9492;

中吕(由无射三分益而来)∶44.9492 * 4/3 = 59.9323;

清黄钟(黄钟的高八度音,由仲吕三分损而来)∶59.9323 * 2/3 = 39.9549。

(4)音律配合

这样,以音为经,以律为纬,纵横交叉,有六十个音律,这就表示出了一个完整的音律世界。而这每一个音律的定位,并不是一种游戏,而是天地自然之音,不管是谁,只要进行规范的使用程序,都会得到相同或者非常相似的结果。其反映的是音乐世界的真本面目,隐藏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自然之力。

2、音律与干支五行的对接

阴阳学家根据音律理论的成熟条件和阴阳干支学的特点,把二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,其根本目的:

一是求得干支配合得到的自然五行之力、之象;

二是更清晰、准确地反映和类象世间万物。

(1)五音对接五行。

五音: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

五行:土(戊己)、金(庚辛)、木(甲乙)、火(丙丁)、水(壬癸)

(2)十二律对照十二月

即:由于音律与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个,于是在中国上古时代,人们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联系起来。依照《礼记.月令》上的记载,它们之间的对应为∶

孟春之月,律中太簇;

仲春之月,律中夹钟;

季春之月,律中姑洗;

孟夏之月,律中中吕;

仲夏之月,律中蕤宾;

季夏之月,律中林钟;

孟秋之月,律中夷则;

仲秋之月,律中南吕;

季秋之月,律中无射;

孟冬之月,律中应钟;

仲冬之月,律中黄钟;

季冬之月,律中大吕。

3、音律与五行升降的变异催生出“天干十二运法”。

根据音律的变化,总的来说,每一音阶内的变化是相对单一的,也就是从低到高的递增,所以其每音宫中的变化一致。而五行却因对应月份的不同,其衰旺是不同的。所以阴阳家们就取其共性,发明了“天干十二运法”。即:

天干十二运表

注:表中地支为月支

也就是说,根据五行属性的不同,不管表中月令地支如何排列,其十二运的旺衰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。就象音乐十二律从低到高具有一致性的变化一样。

当然,五行的变化不仅仅是从低到高,还具有从高到低,循环式的变化规律,这就是十二律的变化与十二运的变化的区别所在。

另外,在五音对接上,十二运表也进行的拓展。不仅仅是与五行,并且还进行了细化,每一“行”细分了阴阳,即:甲乙为木,丙丁为火,戊己为土,庚辛为金,壬癸为水。或者:丁壬为木,戊癸为火,甲己为土,乙庚为金,丙辛为水。

4、“六十音律”与“六十甲子”的对接催生出“六十花甲”

由于六十音律的成功实践,阴阳学家们便试图把干支学说与其进行有机对接,从而把“六十音律”覆盖整个音乐世界推广到“六十甲子”推广、类象、覆盖整个自然界、人类社会、人体的事、象、物、理。

根据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组合共计一百二十组干支。其中有阴阳同性的干支,如甲寅、乙卯、甲申、乙酉等;也有阴阳异性的干支组合,如甲卯、乙寅、甲酉、乙申等。

因为是六十音律,所以干支的总组合需要裁减一半,于是阴阳学家们按照干支阴阳同性的原则筛选出现在通行的“六十甲子”,与“六十音律”对接。

    之后纳入八卦理论,即从乾金卦始至坤土卦终的顺序,隔八生子的原则,给六十对阴阳同性干支进行五行定性。

如八卦起于乾金,所以甲子为第一组干支,其五行属性也定性为金;因为甲子同属阳,故此金为阳金,音律中为阳,在子月处水中死地,也就是此金不旺,相当于音律中商宫的林钟、太簇音律,故海中金之事象(当然不仅仅是取这个象)。

再如壬申金,得金之极旺之地,相当于商宫中的无射、中吕之处的音律,处于最高音律,故此金很旺,以剑锋金喻之(当然也可以取其它事象,如核武器等)。从而探索出干支组合后的每组干支共同体现的五行属性、能量、事象、功用。

这个干支一体共同体现出的共有五行属性就是总属性、总的事象、总的功用。而干或者支只是这一总体指标下的分类指标,就相当于零部件。各干或者支的属性、功能、事象必须服从于总的属性、功能、事象,为总体服务。

因为“六十音律”是分阴阳的。奇数阳、偶数阴;阳为律,阴为吕,阴阳一组称为“律吕”。所以“六十音律”按阴阳、律吕组合为三十对,即三十“律吕”。所以“六十甲子”也一样,按阴阳组合分为三十对,因为“律吕”是音乐,所以六十甲子这三十对称为三十对“纳音”。如,甲子乙丑海中金,甲子纳音为阳金,乙丑纳音为阴金。犹如音律中的“律吕”一样。因为同一组“律吕”中,乐器长短不一样,音量音质也是有区别的。所以,六十甲子的同一组纳音中,阴阳不同的纳音其衰旺能量、事象、功用也是不同的。

于是,在“三十音乐律吕组合”与“三十甲子阴阳组合”对接后,每一“行”就有六个组合纳音。以纳音五行为经,以支为纬,便制作出了现在通行的“六十花甲纳音表”。

纳音强弱表

(注:表中壬寅癸卯是绝地金,亦有“金泊金”之论)

这个时候的“六十花甲纳音”。所表示的就不仅仅是一个“六十音律”的音乐世界了。而是类象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事、物、象、理。即:把整个自然界、人类社会的事象物分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类。而每一类按照本五行的衰旺强弱不同又分为十二个层次。这样就按五行本质把世间万事万物分类成六十类,从而类化世界万象。

比如世间属“水”的事物,可以从阴阳、材质、功用、性情、强弱等诸方面体现水的性质的事物。如

从温度上,丙子、丁丑水,可以称为寒水、冷水;壬辰、癸巳水可以称为温水;丙午丁未水,可以称为开水;

从时令上,丙子丁丑水可以称为冻水;壬辰癸巳水可称为流水;丙午丁未水可称为洪水。

当然也可以是运输业的“水”——车、船、舟、飞机、火箭等;也可以是物流、空气、运动会、比赛等等。当然朋友们还可以加入此范围内的许多现象。不能被原表中的一个取象把思想搞僵化了!许多朋友没有从单独思维中解放出来,原表独一取象是祸根!

比如甲子、乙丑金。阳金在子丑死墓,而阴金在子长生在丑为库。虽然取海中金是其一,但并不是只有这个取象。比如弓箭、长矛、斧头、铲刀、镰刀等等,取木上金下之义,均可为甲子乙丑金。

甲乙为条形,子丑为冰辛,冰糕、雪糕、竹筒打水也可形之。甲乙为木为仁,丑子为寒为冷,笑里藏刀、口蜜腹剑、外和内寒……是不是也可以取呢!主要是把握两点:

一是事物性质属金;二是金的状态是阴金相对旺而阳金死墓弱。

就好比武器,虽然可以用于直接杀人,但在威慑力上就差多了!也就是形杀重于气杀!

比如壬申癸酉,阴金旺,有很强的杀伤力,但阳金也旺,又有很强的威慑力。如核武器,就属这类!再比如庚辰辛巳,阴金不旺而阳金旺,取象应当是不能直接杀人的事物,但却有很强的威慑性!比如隔空威慑,法律等等!

一句话,我们的六十纳音取象,不能让《三命》中的取象带偏了!不能把我们的视野弄狭窄了!因为“六十花甲”是类象世间万物万象,而不仅仅表中所列的六十种象。

抛砖引玉,望朋友们多多指正为谢。

龙大哥

于二〇一六年六月十五日于中江

人已赞赏
古禄命法

关于纳音正确取象、规范论命的再探讨

2019-12-4 10:25:51

古禄命法

纳音论命:四柱格局层次与吉凶

2019-12-4 15:17:46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