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60花甲源远流长,史书记载黄帝首创干支历法,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。“花甲之年”就是60年一轮,黄帝元年为甲子年。
60花甲主要是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,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能量,她具有生命的运动规律,通过这一系统的组合,寻找出太极点,生命的原始体,也就是民俗说的“八字”。当人生命诞生的那一刻,就形成了生命的个体能量,并且,随着时间的轨迹运动,反映出生命的运动规律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命运”。
什么是“60花甲”呢?顾名思义,就是以60为周期,不断循环运动;花甲就是10个天干和12地支组合成60个单位,二者形成“60花甲”。
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圈360度,为一天,围绕太阳运行一圈360度,为一年。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度就是一天,运行6个60天就是一年360天,3个60天就是半年180天,2个60天就是一个季度3个月120天,一个60天就是2个月,半个60天就是1个月30天。地球自转一圈360度一天,1天12个时辰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,60秒1分,60分1小时,2小时1个时辰。1天12个时辰,60个时辰5天,360个时辰30天1个月,4320个时辰360天1年。
鬼谷子说;“八卦甲子”,就是指60花甲,我们从古代到现在使用的万年历,最重要的就是 60花甲干支历法。
中国 60花甲干支历法起源于八卦,“周易”有“圣人仰观天象,俯察地理”,立八卦,定四时。
八卦就是古代最原始的历法,每卦三爻,每爻一天,上下重卦六爻为六天,64重卦384爻为384天,农历一年是354天,加上闰月30天,也是384天。
八卦源于古代最原始的科学测量和计算方法——土圭法,下层设土方形,下层以12地支设置12个方向,代表地,12个月,12个时辰,上层设土圆形,上层以10天干设置10周期 点,代表天,太阳光照日影,一年形成的轨迹。确立一年二至冬至 和夏至 ,以定北南子午线,确立一年二分春分和秋分,以定东西方向。东西南北与春夏秋冬相对应,一年分四季,每季三个月,每月一节一气,12个月24个节气,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圈360度。北京故宫有日晷,现代用的钟表,都是这个原理。
10天干具有运行时空的能量,是生命的载体,12地支具有方向的作用是生命运动的轨迹,二者合而为一,形成了60花甲,赋予了生命运动的规律,就是所谓的“命运”。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生命的意义,都有“命运”生老病死的起始。
一个国家朝代的更迭、一个家庭的兴亡、一个人的生死、一草一木的繁荣衰败一砖一瓦、一事一物的成败等等,都离不开“命运”的定数。60花甲就是“命运”的载体和轨迹的符号。
命理学以正五行为主要推算依据,五行生克制化也主要是指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将天干与地支配合,就构成“柱”,十干与十二地支共可配成六十柱。天干之首为甲,地支之首为子,首位干支相配而成第一柱——甲子,所以,这六十柱就称“六十甲子”或者“六十花甲”。
干支组合后,其含义就与单独的一个天干或者一个地支有所不同。为此,古人便其将六十甲子分成30组,并给每一组配上一个名字,称为“六十甲子纳音”,纳音之柱也有五行属性,称之为“纳音五行”。